剛開始要以看譜為主,主要任務是讀譜,使學生在大腦中初步形成一個完整的作品形象。俗話說“萬事開頭難”。拿到一首新作品后,可分三步走:第 一步,熟悉一下這首作品的調式音階、琶音、和弦的鍵盤位置;第二步,仔細閱讀樂譜,看清譜號、調號、拍號、音高、節奏、奏法、句法、指法、力度記號、速度記號、表情術語和踏板等;第三步,看譜慢速視奏。在學習新作品階段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眼看樂譜,少看鍵盤和手
看譜的過程是眼腦手耳并用、協調的過程。在眼睛看到樂譜,通過大腦的思考,把信息傳遞給手指,手指在鍵盤上彈出聲音這個過程中,需要學生注意力高度集中,需要學生根據準確的音程指距感、和弦把位感、不同音符的距離與相應的不同音鍵距離的對應關系,手指作出習慣性的條件反射,僅憑感覺就能找到音的位置。學生應學會根據前一音手指在鍵盤上的位置尋找后一音的位置,手千萬不要在鍵盤上無目的地來回移動。當然,遇到遠距離跳躍或自己感到沒有把握的地方可以用眼睛的余光掃視鍵盤,但切忌長時間低頭看鍵盤和手,要學會用大腦和耳朵指揮手。
2.設計合理而固定的指法
看譜彈琴的開始階段,設計合理而固定的指法是非常重要的。采用合理的指法,會減少技術上的許多困難。相反,若指法設計不合理,會導致一首作品的某些地方總是“卡殼”,使學生無法完整地表現作品。此外,設計好合理的指法后,還要固定下來,如果每次練習時的指法都不相同,彈奏隨時會發生“故障”,導致中斷。因此,在看譜彈琴的過程中,應使用合理而固定的指法,學生在經過長時間的練習后會產生正確的條件反射,從而為熟練地彈奏作品奠定基礎。
3.培養“邊彈邊聽”的習慣
對于學習鋼琴彈奏的人來說,訓練出一雙具有敏銳的音樂聽覺能力的耳朵是十分重要的。在看譜彈琴階段,要培養學生運用耳朵的聽覺檢驗手的準確性,加快思想上的意圖與鍵盤上果斷行為兩者之間的聯系。邊彈邊聽,時間長了,耳朵自然就會分辨出錯音、錯節奏,以及判斷自己彈奏的音色是否符合作品的要求。因此,學生在看譜彈琴的過程中,要用耳朵仔細傾聽音符、節奏是否正確,彈出的音色是否美,聲部是否清晰。通過用耳朵去驗證,不斷建立良好的聲音概念,積累音樂感覺方面的體會,從而自我調整彈奏動作,減少錯音、錯節奏出現的概率,用手指彈出自己想要的感覺。
4.看譜與唱譜相結合
在看譜彈琴的過程中,學生一邊看、一邊唱、一邊彈,眼、腦、手、耳、嘴并用,不僅能訓練學生多種感官的協調性,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而且能幫助學生記憶樂譜,提高學生的聽力和視唱水平。因此,如果學生能邊看譜,邊唱譜,邊彈奏,那么一定能提高練琴的效率。